全体参演人员与相关领导合影。
本组图为演出现场。
近日,深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员群众歌会活动顺利收官,由宝安教师艺术团倾情演绎的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凭借极强的感染力和颇具时代感的舞台表现,收获各方好评。精彩的演出离不开编创团队、后勤团队及112名宝安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宝安教育系统的大力支持。这场倾尽各方心血的演出展现了宝安教育新气象、新面貌,也将湾区核心的靓丽风采彰显得淋漓尽致……
迎难而上
重重困难展现超强凝聚力
本次代表宝安参演的宝安教师艺术团由全区多所学校的112名青年教师组成,基本涵盖了全区声乐及舞蹈主项专业教师,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从5月底接到活动通知开始,宝安教师艺术团便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最终于6月份敲定演出节目为《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独唱歌曲,要将其改编成合唱版本难度不小,为此,演出团队专门邀请北京的专家录制伴奏。除了节目编排的难度外,如何协调112名教师的排练时间也是一大难题。由于彩排时间临近期末,加之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正在进行中,许多老师早已忙得“连轴转”,想要抽出时间彩排可谓是难上加难。在区委区政府和宝安教育系统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参演教师迎难而上,努力挤出时间投入排练工作中。
虽然6月份便已启动排练工作,但演出时间直到临近暑假才确定。接到演出通知后,许多已经买好回家车票的老师毅然退票,并坚持参加彩排。据了解,在本次参演的112名教师中,有许久没有回家的年轻教师,有孩子尚且年幼的新手妈妈,还有多位教师刚刚做完手术,仍坚持参与了最后的演出。“排练过程中,整个团队非常有凝聚力,大家根据舞台效果一遍一遍地修改、调整。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困难,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种精神让人感动。”宝安区教科院音乐教研员曲晨说道。
精益求精
让经典作品绽放时代光芒
《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新编歌词以后的《北京的金山上》在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唱响,一首短小明快的歌曲竟然有着如此强大而久远的生命力,让人不胜感慨。从构思到将节目打磨成熟,编创团队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为了最大限度传达歌曲情感和民族特色,编创团队在服装方面花费了不少心思,“这次演出我们选择了藏族人民在正式场合中所穿的服装,以紫红色为主色调,虽然隆重但并不会过于华丽,非常贴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编创团队成员李建军介绍道。从服装纽扣的精致设计,到哈达颜色的选择,编创团队翻阅了不少资料进行研究,精美的服化道是团队精益求精的成果,而这也是让当晚的演出惊艳全场的一大关键。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作为一首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歌曲,悠扬的旋律早已深入人心。如何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演绎得富有年代感、时代感,同时让观众有代入感,这对编创团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为了让舞台效果更有层次,编创团队选择了同样富有年代感并且音色与人声十分接近的演奏乐器——手风琴,并在歌曲中穿插“呀啦嗦”“巴扎嘿”等常见的藏语感叹词,通过节奏化、情绪化地表达,烘托出如“篝火晚会”般的热烈氛围。“我们在合唱团中也加入了简单的民族舞蹈元素,通过合唱团和舞蹈团的完美呼应,展现出藏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西藏未来发展的期待。”观看完最终的演出后,编创团队相关负责人更是激动地表示,“节目的创作是团队智慧的结晶,演出非常完美!教师们的表现十分出色!”
全情投入
精彩演出收获专家力赞
经过两次正式彩排和无数次的练习,7月23日晚,112名青年教师登上了正式演出的舞台,由于全情投入,不少老师在舞台上热泪盈眶,真挚的演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信仰的感召下,参演教师展现出了超强的凝聚力,身着传统藏服的他们,用整齐利落的舞姿和高亢深情的歌声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姚峰对宝安教师艺术团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直言节目极富感染力,教师们的表演让台下的自己也同样热泪盈眶。“《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殷切期望,可以说这个节目做到了群众文化中的精品。”姚峰说道。
“只有发自内心地歌颂,将自己代入到那段历史中,你才能将歌曲完美地呈现出来。艺术的表现力就是如此,只有先感动自己,你才能感动台下的观众。当天的演出非常出彩,大家的努力汇聚在一起,成就了这台平凡又伟大的演出。”专家们说道。看到舞台上投入的演员们,后勤保障及统筹工作负责人刘汝林也感触颇深,“从队伍的组建到最后舞台的呈现,每个人都渐渐地融入团队中,大家都想用最好的表现完成这次演出任务,这种为集体而战的精神让整个团队更加有凝聚力。”
宝安日报记者 邢易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