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街道多措并举推进“双宜小村”建设

15个城中村蜕变出“宜”颜悦色

整改后的城中村交通标线清晰明了。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勾勒出沙井这座千年蚝乡的魅力和活力,但配套设施滞后、卫生状况堪忧的城中村却是这画面中不和谐的一笔。为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质量,沙井街道多措并举,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有力保障推动“双宜小村”建设,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力推进“头等大事”

沙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将其作为街道“头等大事”来抓,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动员部署等方面强力推动落实。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城中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由分管城管的街道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其他责任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分成基础建设类和管理执法类两个办公室进行推进。

与此同时,街道主要领导牵头,每周召开协调推进会,根据任务类别落实至各责任单位,城建办、城管办、综治办等12个部门及15个社区党委等责任部门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城中村治理工作。各成员单位抽调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落实“一村一档”周报制度,牵头部门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沟通协调工作开展情况及落实资料收集情况。

八大措施呈显著效果

为进一步解决“城中村”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创新形势下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局面,沙井街道对辖区内15个社区进行城中村改造,全面改善“城中村”安全质量、环境品质、配套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特区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充分展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风貌和品质。

整改方案包括社区治安治理、消防安全治理、用电安全治理、燃气安全治理等八大措施。

社区治安治理即完善“城中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出租屋分级管理,加强动态走访和重点管理,加快建设和提升改造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出租屋视频门禁系统及街道视频门禁系统运维管理平台,全面提高社区的治安管控能力。

消防安全治理即改造完善“城中村”消防基础设施,强制拆除阻碍消防通道的违法建筑,按标准建设室外消防栓。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逐栋建筑确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人、管理人,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建筑进行挂牌督办、限时整改,实现“城中村”消防安全。

梳理整治保民众安全

沙井街道对“城中村”老旧线路和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进行整治,提升“城中村”配电网供点能力,基本解决“城中村”配电网存在的用电紧张、安全隐患突出、设备老旧化等问题。

为加快推进沙井街道“城中村”燃气管道建设,实现燃气管道全覆盖,提高管道气使用率,让居民能用上更经济、更安全、更实惠的天然气,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气安全。

为整改社区内的居民用电安全,沙井街道对所有整改的区域进行强弱电的分离重建,严格按照“地下优先、整治为辅”的原则,全面梳理整治“城中村”架设不规范,横跨道路或楼房的通信线、广播电线。

为加快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按标准实现“城中村”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全覆盖,试点实施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社区内垃圾分类装置。

交通秩序治理即改善社区路面塌陷问题,完善路面硬底化的重建,并完善“城中村”道路交通标示等,打通村内道路微循环。

生活污水治理对整改“城中村”实施排水管网“进村入户”,完善“城中村”排水管网,落实雨污分流,提高社区的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宝安日报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钱敏 黄小婷文/图

[责任编辑:曾舒琪]

图片新闻更多+

街道新闻更多+